基坑支護施工工藝
基坑支護施工工藝
一、我國基坑支護工程的發展概況
我國基坑支護工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當時我國的改革開放方興未艾,基本建設如火如荼,高層建筑不斷涌現,相應的基坑埋深不斷增加,開挖深度也就不斷發展。
到了90年代,大部分城市建筑已老舊,改造工程繁多,在繁忙的建筑群中開挖基坑變得異常復雜,所以這個時期大量新方法的探索出現,促進了基坑支護施工進一步發展。
2000年前后各省地方政府頒布了國家行業標準和地方施工標準。
2009年國家頒布了《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GB50497。
2012年國家頒布了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基坑支護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基坑圍護的方法形式也是多達十幾種;拥脑O計方法也有幾種以上。
基坑設計方法大概有三種:常規設計方法(又稱靜力平衡法,其中包括了卜魯姆法、盾恩法、相當梁法等)、彈性抗力法和有限元方法。
二、基坑支護結構
1、放坡
放坡開挖是最簡單的基坑支護結構,適合于基土性較好,基坑深度不大,周邊場地條件允許,費用較低,當動土方量較大,遇到雨水情況需要設置排水溝,擋水堤壩。
2、地下連續墻
又叫鋼筋混凝土墻體。采用挖槽機械挖掘出基槽,用水泥鋼筋保護基壁,各個單元之間有特制的街頭鏈接以便形成連續的地下墻。
3、水泥土墻
用攪拌法或者高壓噴射注漿法施工的一排或者數排互相搭接的水泥土樁,形成柵格式或者連續式的墻體。
4、土釘墻支護和噴錨支護
土釘墻支護是用較密集排列的土釘體和噴射混凝土面層所構成的一種支護。而噴錨支護是錨固段設在土體主動滑裂面之外,采用壓力注漿,自由段在土體滑動面之內,全段不注漿。
5、排樁(護坡樁)支護
排樁支護一般就是鉆孔灌漿柱,有時也采用人工挖孔樁。
6、逆作拱墻支護
逆作拱墻支護技術是自上而下分多道分段逆作施工的水平閉合拱圈及非閉合拱圈擋土結構。
7、板樁支護
板樁支護是鋼樁、鋼管、各種型號的鋼和工廠專門制作的定型產品,可以間隔式的打入,可以帶切槽連接,中間有專門的防滲透構件,還可以預先連接成片,形成屏風,整片沉入。
8、逆作法
逆作法就是以地下結構的梁、板、柱等作為開挖的支撐,自上而下施工的方法。